pH 调控 MnO₂制备与臭氧分解研究
二氧化锰催化剂是公认的在室温下进行臭氧分解的高效材料。然而,传统的制备方法,如水热法,通常需要临界条件(100-200◦C, 6-48小时)。
此外,所制备的催化剂几乎是粉末,这使得它们难以作为整体催化剂应用。在这项工作中,开发了一种在环境条件下原位制备具有不同晶相(α,非晶和δ)的二氧化锰的简单ph调节方法。XRD分析表明,当pH值从13降低到3时,相变由δ-MnO2逐渐转变为无定形MnO2,而在pH = 1.5时则出现α-相。XPS和O2-TPD结合结果表明,无定形MnO2具有最低的平均氧化态(AOS)和最高的氧空位浓度。

Bian Haoran 团队通过 pH 调控法在常温下制备不同晶型 MnO₂(α、δ、无定形),用于臭氧分解实验。实验采用北京同林 UV-M2 型低压紫外线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,搭配 2B Technologies 106L 型臭氧分析仪监测浓度,控制进气臭氧浓度 40±1ppm,气体总流量 1L/min,重量空速(WHSV)600,000mL・g⁻¹・h⁻¹,在固定床反应器(内径 4mm)中填入 0.1g 催化剂(40-60 目)与 0.45g 石英砂混合床层,25℃下考察不同湿度(0%-90%)对催化性能的影响。
结果显示,无定形 MnO₂(Cat.2)性能最优,90% 相对湿度下 6h 臭氧去除率仍达 92%,80h 连续实验去除率维持 91%。In-situ DRIFTS 实验证实其表面羟基积累少,抗水性强;BET 分析表明其比表面积达 215.6m²/g,显著高于 α-MnO₂(68.8m²/g)与 δ-MnO₂(133.6m²/g);XPS 与 O₂-TPD 分析显示其 Mn 平均氧化态最低(3.40),氧空位浓度最高,氧迁移能力强。将该制备方法应用于堇青石蜂窝载体(CHC),制成 a-MnO₂/CHC 整体式催化剂,在 400±30ppb 低浓度臭氧、1m/s 气流速度条件下,60h 内保持 60% 去除率,为臭氧净化设备开发提供新思路。
https://doi.org/10.3390/catal15030290